本部落格100%不含三聚氰胺

2010年2月23日 星期二

炮製黑心食品大踢爆

2010/02/23
來源:on.cc


內地黑心食品層出不窮,更已發展至開班授徒,教導以不同的化學物品去為食品「保鮮」,課程雖索價三千元人民幣,仍吸引不少內地人從各省各地報讀。有本港業內人士批評政府監管豆製品的工作並不足夠,不排除黑心豆製品早已流入本港市面;而港人在內地飲食更要加倍小心,以免毒從口入食出禍。

內地近年湧現「食品加工培訓班」,花數千元人民幣就可以學習多種「黑心」食品製作方法,連沒有化學常識的平民百姓都可以親手做出「黑心」食品出售。

過艷過白過彈要提防
「沒聽說過會吃出人命,你要是怕你就不要吃啦!」來自江蘇省的孫煥平曾以三千元學習脆豆乾的加工技巧,導師指加入雙氧水就可以令豆腐乾更白更亮,更強調不會損害健康。孫之後參加了另一個「食品加工培訓班」,和來自不同地方、不同年紀的人一起「與時並進」學習食物「保鮮」新技術,如在瀕死的魚類身上滴上柴油,可令其回復「生猛」;以保鮮粉泡芽菜可以令芽菜看起來更新鮮,不過保鮮粉其實是用來清洗塑膠的工業原料二亞硫酸鈉。

孫煥平其後因良心戰勝黑心,開始穿梭內地多個省市,教導市民如何辨認黑心食品。「食物過於鮮艷可能使用了色素;食物過白可能用了漂白劑;食品特別有彈性可能用了硼砂。」

「如果豆乾、芽菜出現問題,根本會令人失去食o既興趣,我都唔想食呀!」長居在深圳的工聯會深圳諮詢服務中心助理主任潘志輝表示,時有聽聞內地的食品問題,所以只會到大集團旗下的餐廳用膳,更加會避開有問題的食品,「食o左呢o的有問題o既食物,受苦o既係自己。」

黑心豆製品恐已流港
「o黎貨o既時候又白又靚,點會諗到經過化學加工。」香港入口蔬菜批發商商會會長袁昌表示,本港商販、食肆誤入黑心豆製品不足為奇,「為o左令豆乾、豆芽靚o的,內地不法商人會加入漂白劑等化學物。」袁批評,港府在監管入口蔬菜、豆製品的工作並不足夠,應趁早監管,勿讓問題食品流入本港。

在大埔區街市賣豆類製品的顧太表示,曾聽聞過內地的製品有問題,所以只會在元朗的供應商買本地出產的新鮮豆類製品。她又表示,所賣的芽菜不會浸水,雖然看起來沒那麼吸引,不過炒起來就更爽身。

中文大學生物化學系教授何永成表示,雙氧水本用作漂白或清洗傷口,進食後會刺激腸胃細胞,「因為腸道的黏膜會受損,長期進食會影響消化系統的功能,或者會引起潰瘍、發炎等。」又指曾有研究發現,老鼠攝取雙氧水後,腸胃長出腫瘤,但至今未有證據顯示人體吸收後會致癌。至於令魚類更生猛的柴油,人體攝取過量會令腦部興奮,長期進食含柴油的魚,會損害腦部神經。

傳染病專科醫生勞永樂表示,二亞硫酸鈉是氧化硫溶入水後的物質,有漂白和防霉的作用。使用了二亞硫酸鈉漂白的芽菜,下鑊煮時,遇熱會釋放出硫磺的氣味,可引致流眼水、打噴嚏等敏感徵狀。不過因為烹煮時二亞硫酸鈉已揮發了大部分,除了吃下去會有酸味之外,對人體不會有太大影響。

2010年2月11日 星期四

Hong Kong Does Not Need More Regulations

Second Opinion
Next Magazine
2010-02-11

Every time when we hear a call for more regulation or restriction on trade, we should first examine the implicit cost of such interventions to our economy.

Quite often this column has recognized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as the key impediment to economic growth, individual liberty, and the operation of free markets. Yet, we would give our civil servants far too much credit to suggest that they come up with the ideas that form the foundations for the ill thought out policies government often inflicts on the Hong Kong people.Ideas, however bad, are the basis for policy. In Hong Kong, as the people are not the final arbitrator of public policy, we have an entire industry of academics, civic/environment activists, professional service providers such as lawyers and accountants, and of course business special interests, unchecked in their quest to add, or in the case of business special interests, delete/re-write, Hong Kong's regulatory framework.

By far the most destructive group in terms of providing the intellectual fodder for new regulation is our, often imported, academic community. 20th Century writer William McGurn commented often on ideas that are so bad only a genius could come up with them. Hong Kong academics continue McGurn's maxim into the 21st century.

One day, maybe, the Asia Institute of Financial Law at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will have a speaker who is in favor of the free market. But until that time comes we are stuck with the white guy back-scratching club that sponsors speakers to lecture us on"Green Taxation in East Asia" or"Hong Kong's Tax History and Some of The Questions It Raises". Do you think net tax reductions are favored in either of these talks?

Not that the Institute is completely anti-market. Lawyers, accountants, other leaches of regulation and other financial supporters of the Institute, must be thrilled their donations support the arguments that form increased regulation. Frankly the Institute should go for the fundraising gold and host a seminar:"Laws and Regulation, How You Can Profit From Their Implementation".As for the professional service crowd, if the military industrial complex were half as successful in influencing government as lawyers and accountants were in directing regulatory policies, we would all be wearing camouflage and driving Humvees. The drumbeat for every regulatory cost increase in Hong Kong, from tax code revision, introduction of class action lawsuits, introduction of competition law, and any number of additional securities regulations are, more often than not, driven by those who would profit from their introduction.

Years ago, I was told that if the United States had Hong Kong's tax system, 500,000 lawyers, accountants, tax preparers and government workers would be out of work. But millions more would be in jobs in industries not driven out of the US. Regulations don't create jobs, they add cost.

Civic,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activists are always pushing for more government. But at least they are honest about it. One can't really fault Greenpeace for wanting a tax on plastic bags or the Cancer Society wanting to ban smoking in bars. Both are bad ideas that have no real effect, but neither group is making a buck on their bad ideas.

The final group influencing regulation is the business community. With the exception of the new"green industries" and Hong Kong power companies, who need to increase the cost on other products to make their products work, most businesses are trying to reduce or stave off regulation. Yes, they profit from their efforts, but that is what business does. And when business saves money we as consumers save money. Competition is the enemy of regulation and what we should always remember is not only the cost of regulation, but also who benefits each time a new regulation is proposed.

Regulation is a cost. No one is advocating destroying the environment or allowing guns in the streets of Hong Kong. Yet, it would serve Hong Kong well if every time when we hear a call for another rule or restriction on trade that we first examine the costs implicit in increased regulation.


Mark Simon first lived in Hong Kong from 1992 to 1995. Since 2000 he has been an executive with the Next Media group in Hong Kong. He has written on free trade in the Asian Wall Street Journal, IHT, SCMP, and various international policy journals.

2010年2月7日 星期日

中國濫發抗生素 全球恐無藥可用

AppleDaily
2010-02-07

中國抗生素人均年消費量在 138克左右,是美國的 10倍。英國《每日電訊報》指,中國醫務人員濫用抗生素,令抗藥性病菌案例急增。有瑞典傳染病專家擔心,這些抗藥病菌萬一擴散到全球,將令醫學界無藥可用,倒退到無抗生素時代。

內地醫院抗藥病菌急增
英國《每日電訊報》駐京記者扮喉龍痛到藥房買藥,發現即使無醫生紙,五間藥房中有三間都毫不猶豫賣給抗生素。其中一間藥房表示會找醫生補寫回處方。醫院情況更嚴重,六成住院病人都發抗生素。北京大學臨床藥理研究所副所長肖永紅指,醫生濫開抗生素因醫院逾半收入靠賣藥,其中又以抗生素最賺錢。因濫用抗生素,內地醫院抗藥病菌急升;去年廣州運來香港的生豬,亦發現新品種的抗藥性金黃葡萄球菌。中國衞生部曾透露,內地每年濫用抗生素,直接或間接導致八萬人死亡。瑞典傳染病專家指出,中國濫用抗生素情況,令一些感染症首選或次選藥無效,甚至第三或第四類藥也無效。他擔心這些抗藥惡菌擴散全球,令現有抗生素失效。

2010年2月5日 星期五

令人震驚的三聚氰胺廣東“路線圖”

金羊網 新快報
2010-02-05

春節前三聚氰胺捲土重來已成為一個不折不扣的悲劇。人們不會忘記,三聚氰胺超標的奶粉當時信誓旦旦號稱已全部被銷毀。

在現有的監管漏洞下,一直“潛伏”的三聚氰胺終於使廣州地區的從化、潮汕地區的潮安在劫難逃。日前廣東省衛生廳食安辦有關負責人證實了這一點,並表示案件目前正在查處。

必須強調,除了從化、潮安,省內包括廣州市還有哪些地方仍飄蕩著三聚氰胺的陰魂,公眾恐怕暫時還不得而知,也無法僅僅根據有關部門的通報來判斷,因為他們最多只能通報“已發現的”,但有沒有發現,和事實上是否存在,並不是一回事。

三聚氰胺為什麼會出現在不屬於“市區”的從化、潮安?

從邏輯上講,三聚氰胺會以隱蔽的形式在全國向任何地方滲透和擴散,因為哪兒都是市場。然而,在打擊的高壓態勢下,這一點還是毫無疑問的:相比於城市,在農村地區或城市郊區,三聚氰胺更沒有被發現的風險。

其一就是漏洞百出的監管體系在農村地區和城市郊區更形同癱瘓,對市場上的任何有毒商品更不敏感;其二就是農村地區和城市郊區的居民,即使吃了有毒奶粉,除非有“集體中毒”這樣具有刺激性的衝擊和聚焦效應,否則難以被意識和關注到,而這樣,也就無法驅動監管部門的權力運作。

事實上,相比於城市市區,農村地區和城市效區對於含有三聚氰胺的“毒奶粉”之類的“商品”的防範體系非常脆弱。這倒並不在於農民比市民更缺乏辨別商品有無毒害的知識(大家實際上都差不多,都無法辨別),而是由於收入水準的限制,農民無法選擇在心理上對他們來說更有品質和安全保證的商品(比如進口奶粉)。農村地區和城市郊區差不多是各種假冒偽劣商品和有毒商品的傾銷地。在趨利避害的本能下,三聚氰胺更偏愛農村和城市郊區,實屬必然。

這是農村地區和城市郊區在現代化進程中的又一曲挽歌。它承擔了從城市轉移而來的“消費風險”。而對此,當地的監管部門似乎並不感到吃驚。

媒體注意到:就從化麵包坊的三聚氰胺事件,廣州市衛生局法監處一負責人表示,廣東省衛生廳已將衛生部的通報轉發給廣州市工商、市質監、市衛生局等部門。至於是哪個單位去查處,這位元負責人說他也不清楚,他分析或者是工商部門或者是質監部門。但工商部門認為,他們主要監管流通領域,不可能去工廠檢查,因為“生產領域主要由質監部門和食品安全辦”。而衛生監督所則說他們的監管範圍是廣州市的餐飲單位,麵包坊不歸他們管。

從三聚氰胺到廣東的“路線圖”看,可謂一環扣一環,緊密而悄然無聲地滲入市場。然而,與之相比,負有監管職責的政府各部門卻奉行條塊管理,相互扯皮,有利益就上,沒利益就推卸責任,實在讓人震驚。三聚氰胺都已經出現了還如此遲鈍,更別說主動去防禦和發現三聚氰胺。

這樣的監管體系與其說是在負起監管責任,不如說只是給政府各部門劃定“利益範圍”,並給“毒奶粉”等留足空間。僅僅要這些部門承擔起責任是不夠的,最重要的是對改善和重構這樣的監管體系承擔責任。

編輯:楊日

10萬噸毒奶粉 繼續為禍全國

明報
2010年2月5日 星期五 05:10

【明報專訊】內地近日爆出駭人消息,2008年「三聚氰胺」問題奶粉再度現身市場。據衛生部 通報,已有3種「毒奶粉」流入廣州市場,廣州工商局已經緊急清查。業內人士估計,在三鹿奶粉事件之後,全國市場上仍有約10萬噸毒奶粉未被銷毁。
2008年毒奶粉未盡毁

據內地傳媒報道,目前發現的問題乳製品使用的均為2008年未被銷毁的三聚氰胺超標毒奶粉作原料。這些問題原料被重新包裝或製成各種乳製品重新流入市場。
據透露,2008年對毒奶粉銷毁的重點是放在對市面上的產品召回並銷毁,而對有毒原材料的銷毁則未有嚴格執行。

上月30日,在全國食品安全整頓工作辦公室召開的2010年全國食品安全整頓工作會議上,曝光了上海 陝西 、山東、遼寧和河北5家產品三聚氰胺超標的公司,並指這些公司生產的超標產品,均使用了2008年未被銷毁的問題奶粉作為原料,性質非常惡劣。

毒原料重新包裝上巿
有業內人士透露,2008年整頓毒奶的行動確實是針對市場上產品的動作多一些,產品在召回後,立即在質檢部門的監督下銷毁,但因涉及範圍太大,面積過廣,難免有一部分「有毒」奶粉沒有被查出來,成為漏網之魚。

有業內官員稱,大的企業一般來說目前不存在問題,「全國性的企業要接受全國的監督,現在檢查這麼嚴,而且三聚氰胺已經是一個必須檢查的項目,有毒原料如果使用馬上就會發現,企業不會冒風險去幹這樣的事情了。」但他同時也坦承,對於一些小企業特別是地方性的企業來說,如果地方缺乏足夠的監管,再加上只在部分地區進行銷售,即便出現問題可能也比較難以發現。

今次全國食品安全整頓工作辦公室披露的幾家涉案企業都是地方性的小企業。北京 人士指出,三鹿事件之後,三聚氰胺奶粉不但未有徹底「退出江湖」,反而以一連串案件的形式捲土重來,如此嚴重惡劣的事實,指摘當事企業和個人「利慾薰心、頂風作案」當然並不過分。不過,「這些案件都是使用了2008年未被銷毁的問題奶粉作為原料」,這表明在2008年那場看似聲勢浩大的「三鹿事件」中,三聚氰胺問題奶粉並未被徹底、乾淨地解決,而當初「徹查並銷毁問題奶粉」曾是有關部門明確要求的任務之一。此次毒奶粉再度現身,不僅給內地食品安全再次敲響警鐘,也暴露出有關部門監管的漏洞,其背後是否還有官場腐敗和地方保護主義等問題也值得關注。不過今次官方主動曝光,則表現出與以往不同的勇氣與決心。

鍾鳴九

毒奶粉維權家長遭起訴

from AppleDaily 2010-02-05

中國毒奶粉受害兒童家長的維權代表趙連海,被當局拘捕近三個月後,日前被北京大興區人民檢察院,以涉嫌尋釁滋事罪起訴,最高可被判五年。趙連海的代表律師彭劍表示,趙否認控罪,「他認為自己沒有犯罪,做的都是對的」。

「沒犯罪,做的都是對的」
39歲的趙連海,河南籍,家住北京。他是 2008年發生毒奶粉事件後,組織受害兒童家長爭取賠償的維權人士,而他的兒子也是因喝了毒奶粉導致腎結石的受害者之一。去年 11月 13日,北京公安以涉嫌尋釁滋事罪,將他刑事拘留,同年 12月 17日被正式逮捕。他近日更被北京市大興區人民檢察院以尋釁滋事罪起訴。起訴書指出,趙連海於 2008年 9月至 2009年 9月間,以維權為幌子,利用三聚氰胺污染「三鹿」奶粉事件,在互聯網上惡意炒作,煽動糾集不明真相的群眾到河北省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及北京市大興區豐台區等地,採用圍堵喊口號、非法聚會等方式,嚴重擾亂上述地區的社會秩序; 2009年 8月 4日,利用安徽籍女青年李蕊蕊在豐台區聚源賓館被強姦一案,以報案為名惡意炒作,糾集煽動不明真相群眾及多家境外媒體記者,到北京市公安局大門東側非法聚集,嚴重擾亂該地區的社會秩序。彭劍表示,趙連海承認所做的維權行為,但認為自己沒有罪,所做的事都是對的。而趙的妻子李雪梅表示,她和受問題奶粉毒害的大兒子都一直支持趙的維權行動。


博訊網/新華社

2010年2月4日 星期四

三聚氰胺陰魂不散

北方可可
AppleDaily 2010-02-04

影響遍及世界的三鹿毒奶粉事件剛剛過去一年多,三聚氰胺這個幽靈就又重現了。一月三十日召開的二○一○年全國食品安全整頓工作會議指出,「二○○九年以來,一些地方查處了上海熊貓煉乳、陝西金橋乳粉、山東綠賽爾純牛奶、遼寧五洲大冰棍雪糕、河北香蕉果園棒冰等多起乳品三聚氰胺超標案件。這些案件都是使用了二○○八年未被銷毀的問題奶粉作為原料,生產乳製品,性質非常惡劣。」

為大局將事件保密
其實,以國內相關企業的生產以及政府監管部門的監管現狀來說,三聚氰胺這個幽靈再現乳品市場也並不令人詫異,因為同類事件就不斷重複發生過,即事發──查處──再次事發這種怪圈。更引人注目的是,前些天有報道就指出,「上海熊貓乳品問題早在去年四月就已查處,但在之後長達八個月的時間內,一直對公眾保密。」報道指,上海當地一些業內人士透露,他們其實在此前就知道了這一事件,但是被告知要「保密」、「不能說」;對於原因,他僅表示,「目前乳業恢復形勢很好。」你看,「目前乳業恢復形勢很好」竟然成為「不能說」、要「保密」的理由!我想,有關方面之所以要「保密」,或許就是所謂的大局觀吧。在這些人的思想深處,老百姓的生命安全大概是屬於「小局」了,我等小民自然也是沒有「大局觀」,站得不高,看得不遠。試問:中國乳業的再度繁榮要靠三聚氰胺嗎?想想看,保密八個月,它會害苦乃至害死多少嬰兒?這就是所謂的「大局觀」嗎?


前些時候,人們還只看到三聚氰胺在上海那裏重現,驚詫之餘人們紛紛痛斥這種草菅人命的罪惡行徑;然而問題很快就牽扯出陝西、山東、遼寧、河北等地的一批相關生產企業。看來,三聚氰胺幽靈並不僅僅是在上海的一次孤立顯現,也絕不會像官方披露的那樣,只是這幾個地方廠商涉案的一個局部問題,我想問題很可能還要嚴重得多,比如還有沒有被「保密」的類似情形呢?或者還有多少廠家正在作案而並未被發現?這些問題的答案我們都不得而知,想必只有廠商和質監部門知道這個秘密吧。

人們不禁要發出這樣的詰問:人命關天,監管者發現問題為甚麼不在第一時間公開信息並發出食品安全警示?為了「維護穩定」嗎?以上海熊貓乳品問題為例,假如不是「保密」工作出了「意外」,這個秘密還要「保密」多久?非要等到出人命嗎?當初那個三鹿毒奶粉廠商以及當地政府相關部門不就是為了「維護穩定」而瞞報實情的嗎?不過事實證明,瞞報的結果就是惡劣影響波及到了全世界。

必須解決制度問題
國家質檢總局原局長李長江最近復出(任全國「掃黃打非」工作小組專職副組長),而此人正是一年多之前因三鹿事件引咎辭職的。筆者以為,就食品安全問題來說,只要還是那種颳風式、運動式處理問題,而非在制度層面上解決問題;只要出了問題仍然沒有人真正負起責任(尤其是刑責),而是以黨紀政紀代替法紀,三聚氰胺幽靈就一定還會在中國食品行業反覆遊蕩!

永打不贏的泡沫戰爭

陶傑
壹週刊
2010-02-04

總統奧巴馬向華爾街宣戰,姿態很英雄,標題極搶眼。但這種姿態愈來愈顯出奧巴馬的泡沫化。

怎樣向華爾街宣戰呢?因為華爾街的 CEO在金融海嘯之後毫不悔改,短短一年前,四大汽車廠破產,四大總裁被召往華盛頓,為了顯示「與民同艱」,許多放棄乘頭等機票,改搭汽車,以示與從前奢華揮霍的日子一刀兩斷。

但華爾街 CEO為什麼故態復萌?因為奧巴馬上台後與英國的白高敦一樣,一齊開印鈔機,印了一批新鈔票,像向海地空投救濟品一樣,把現金一綑綑投入華爾街和倫敦的金融城,救濟金融海嘯。

雷曼兄弟、皇家蘇格蘭銀行、萊斯銀行,短短幾個月前還不是有消息說,美國尚有幾百家銀行有債務危機?為什麼一眨眼壞消息通通沉澱,換來的是「金融海嘯已成過去,經濟衰退現曙光」?

香港的股市也逐級回升,二萬八千點又指日可待了。這時奧巴馬又向華爾街「宣戰」了,其中有什麼問題?

奧巴馬上台,推行萬億美元的國民保健大計,錢從何來?此一政策是奧巴馬在競選總統時誇下的海口,如出兵阿富汗一樣,成為「奧巴馬新政」的兩大支柱之一。哪知道在投票前夕,金融海嘯爆發了,奧巴馬犯了董建華一樣的錯誤:八萬五建屋政策,是在香港一九九八年金融風暴前定下的,董建華一早就抱有雄心壯志。金融風暴從泰國開始,橫掃東南亞,傳播到香港,香港樓價自動調整,下挫兩三成。

就在這個時候,董建華領導下的特區政府還搶先拋售政府物業,成為索羅斯的幫兇內應。「八萬五」的口號拍了胸脯,收不回來,於是特區政府與美國的大鱷裡應外合,把香港樓價暴插七成。

只憑這一條,就可以將董建華政府全體治以漢奸罪,但奧巴馬比董建華還傻。香港的老董在闖下彌天大禍之後,終於怕了,像一個打爛了一尊青瓷花瓶的頑劣兒童,把破碎的瓷片藏起來,「八萬五沒有再提,即是不存在」。但奧巴馬呢?在金融海嘯之下,還堅持推出開支龐大的全國保健大計。

不必經濟學家,也看得出危險所在:既然政府剛開印鈔機,現金堆填到債務深重的銀行金融界,還要推出國民保健大計,很簡單的四個字:錢從何來?


奧巴馬沒有想到的,華爾街的 CEO是何等樣人,早就看穿了,金融海嘯,華爾街崩潰,如同美國的亡國。奧巴馬和布殊一樣,沒有 Change,只有開印鈔機一招,無窮無盡的銀紙,對於銀行總裁會滾滾而來,那麼為什麼不恢復派發高額的獎金,揮霍如故?

今天的美國未必是三流國家,但肯定是三 O大國。哪三 O呢? Overpaid、 Oversexed、 Over-eating:薪酬過高、性慾過度、暴食癡肥。華爾街大亨居於美國式泡沫消費的最前線,他們的揮霍,也像某些中國人說謊一樣,已經成為平常呼吸氧氣一樣之自然。奧巴馬剛上台,華爾街 CEO還以為他會把全國共產,但驚魂喘定,看見這個小黑子總統,畢竟是個銀樣鑞槍頭,像 Tom And Jerry的小鼠,芝士就在眼前,還多放了幾塊,小老鼠謝利又哪怕湯姆黑貓?

對於三 O的美國,金錢已經失去了意義,成為一種幻覺。失業率高攀到百分之十,早已闖過警戒線。美國的製造業又統統輸出,搬到大陸。高調宣布撤出中國的,只有一家 Google,而不是麥當勞和 Levis牛仔褲廠,對於美國失業率回落,沒有多少好處。失業率攀升了,全家領綜援的負擔更重,奧巴馬這一頭剛向華爾街印完銀紙,輸送了現金,那一端又要宣布國民保健大計。如果閣下是花旗銀行的 CEO,在芝加哥大學擁有經濟學博士學位,這種「理財」是什麼意思?還不趁交通燈從綠色轉單黃色的時候,趕快衝燈加油?

奧巴馬執政一年,出現交通燈訊號凌亂的毛病,一盞單黃燈,長長地亮着,駕車的人不知道該停下來等轉紅燈,還是趁這個漫長的黃金空檔加踩油門。

當然也不能全怪奧巴馬,克林頓的民主黨政府,為了民主黨能長久連任,在任內推行瘋狂的房產免費午餐政策,讓銀行揹上沉重的次按包袱。美國衰退,其他人跟着遭殃。這本來是公式,但這一次有幾個國家逃脫了這一詛咒。除了中國,澳洲就沒有衰退,因為澳洲是自足的農產品國家,即使雪梨和墨爾本有幾家美國銀行,蒙受經濟衰退影響,裁了一百員工,員工回家失業,領着澳洲的救濟金,在家中一面看電視,啃着漢堡包,打開冰箱喝牛奶——漢堡包的牛肉,和冰箱的牛奶,都是澳洲本國的農產品,一來一回,就抵銷了衰退。


英國就沒有這等運氣了。英國的農產品受歐盟的共同農業政策拖累,早已衰退而蕭條。偏偏白高敦當財相時,又跟着美國人的泡沫消費。一九九七年,白高敦放寬銀行借貸的管制,自種苦果,金融海嘯,英國要像美國一樣,要納稅人來為借貸過度的銀行填補黑洞。

銀行一旦縱壞了,就像五歲小孩,給他一支裝上子彈的真槍。小孩會把真槍當玩具,砰砰砰,遲早會扳動槍機,這是兒童的本性。銀行每次闖了禍,天上都有餡餅掉下來,不勞而獲,銀行家的本性就是拼命想把手上的現金借出去。

美國有印現鈔的本錢,英國沒有。白高敦只有宣布加稅。英國每年年入十五萬鎊以上者,即刻加稅到五成,連同國民保健,年薪十五萬鎊以上的中產階級,每月薪金到手,自動蒸發了六成多,漸與北歐看齊。如此困局又怎能不叫英國的牛津劍橋畢業精英,一走出校門,眼睛就盯住北京,把中國視為超度亡魂的天堂?

一九七七年,工黨把英國拖入衰退的泥淖,還有一個堅毅的戴卓爾夫人,宣布一上台就會推行革命(這裡說的「革命」是隱喻,不是真的要動手槍、領暴民起義,謹此向一個反智的社會聲明),但今天一心等待上位的金馬倫,又有何妙策?除了看見這位王子的髮型,油亮照人,像一個漂了白的奧巴馬,全球沒有政治家,又豈獨香港一地而已?

Learn the Right Lessons from the To Kwa Wan Tragedy

Mark L. Clifford
Second Opinion 2010-02-04
Next Magazine

The Urban Renewal Authority wants to use the tragic To Kwa Wan building collapse to grab more power. But the URA and its big projects aren't the solution for Hong Kong's decaying buildings.

It's encouraging to see swift government action in the wake of the deadly To Kwa Wan building collapse. But Urban Renewal Authority Chairman Barry Cheung's use of the crisis to push the URA's misguided agenda needs to be looked at carefully.

The URA is supposed to develop run-down buildings and slum areas. The fact that we still have a serious problem with old buildings is a wake-up call to improve our laws-- and enforce the rules that are already on the books. It shouldn't be an excuse for a big-footed URA to get even bigger.Barry Cheung used the tragedy to warn that other buildings could collapse if swift action wasn't taken and lamented how long it took to push URA projects forward. It's understandable that Cheung wants to use the collapse to grab more power for the URA so that it can literally bulldoze through projects more quickly. But is the URA really in the business of improving Hong Kong's building stock? Or does the URA mostly serve as a back-handed way for developers to grab massive pieces of land that they wouldn't be able to get their hands on otherwise?

If the safety of Hong Kong's poorest is Cheung's concern, why does the URA keep grabbing land in up-and-coming neighborhoods? There is a nasty pattern where the URA seizes large plots of land that no private-sector developer would be able to get on its own in areas that are already primed for revitalization. That's because private developers need 80% of the residents to agree to a redevelopment buyout. The URA just relies on the state's power to confiscate property.The URA, which develops its plans secretly, then teams up with a private developer to do the project. On paper, this looks like a textbook example of a successful public-private project.

But the URA has a dubious record of success. One of its newest projects is the Masterpiece on Hanoi Road in Tsim Sha Tsui. This monstrosity carved up a low-rise neighborhood and built a skyscraper that quadrupled the old floor area. Many of the eyesore's 345 apartments' owners are apparently wealthy mainlanders looking to park some money in Hong Kong. This is what passes for neighborhood revitalization in Hong Kong?


It's hard to see how this is anything other than collusion between big property developers and the government. The developers get the government to do their bidding, helping assemble far larger plots of land than they would be able to do on their own. The redevelopment projects are large enough to make it worthwhile for the likes of Cheung Kong and New World. The government splits the profits, allowing the URA to boast about the cost-effective way it is helping people of Hong Kong.

So why is the URA grabbing land in up-and-coming neighborhoods? It's a lot easier to make money in Central and Wanchai than in genuinely poor neighborhoods. So we have the URA on the verge of destroying the Graham Street market, another bit of Hong Kong heritage that the private sector is managing quite well. And it is about to do the same thing in Stanton Street, undoing years of hard work by private owners who have invested their own money in fixing up buildings.

The problem of unsafe buildings is a serious one. The spectacular To Kwa Wan collapse is only the deadliest and most dramatic example of an ongoing problem that we've all known about. But the URA isn't the answer. The answer is to enforce the building regulations we have on the books. And, if we need to, improve legal sanctions. Secretary for Development Carrie Lam says she will introduce an amendment to the Buildings Ordinance to require inspection of older buildings. That legislation is long overdue.

Let's have one set of rules for everyone. Let's enforce them. Let's break the habit of thinking that the government- or the URA- can settle everything in sweetheart deals with big developers. Let's get the government out of the redevelopment business.

Mark L. Clifford has lived in Hong Kong since 1992.

2010年2月3日 星期三

再曝三聚氰胺醜聞,北京掀起全國緊急清查運動

from AsiaNews

中央派出八個督查組分赴十六個省份督促嚴查各類食品違法案件、徹查並銷毀有毒乳製品及奶粉。五省多家企業倉庫私藏有毒奶粉,準備伺機重新投放市場。目前,尚未通報死亡或者新的中毒案例

北京(亞洲新聞/通訊社)—中國再曝三聚氰胺醜聞。中央政府掀起全國性緊急食品安全整頓風暴,派出八個督查組分赴各地展開十天的嚴查運動。二OO八年,中國多個乳製品,特別是嬰幼兒奶粉品牌暴出摻雜工業用有毒化學物質三聚氰胺醜聞,導致三十多萬名腎結石寶寶、六名嬰兒不幸中毒死亡。但是,個別企業無視全國食品安全法規的要求,沒有銷毀有毒產品和原料,並伺機再度投放市場。目前,尚無新病例的報導。

據新華社報導,已有三種毒奶粉流入陝西省、山東省、遼寧省、河北省和上海市場。個別案例中,居然有地方當局隱瞞掩蓋事實長達八個月之久的情況。

中國政府全國食品安全整頓工作辦公室主任、衛生部部長陳竺立下軍令狀,要確保所有有毒產品從市場下架。並將加強監督和檢查:一旦發現生產產家使用有毒原料將立即封門。新華社報導,“在整頓高壓態勢下,仍有個別企業和個人置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於不顧,利慾薰心、頂風作案”。但政府保證,將竭盡全力避免出現新的中毒或者死亡事件。

毒奶粉再現市場,主要是因為市場上的奶粉供不應求。個別利慾薰心的企業和個人私藏有毒產品,等風聲過後再投放市場。今天,二十一人因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受審,兩人甚至被判處死刑。但是,政府的鐵腕政策並沒有嚇倒唯利是圖的商人,最終不得不在全國上演這次緊急清查行動。

三聚氰胺可以給人的腎臟造成致命打擊,出現腎功能不全直至衰竭。二OO八年,三十多萬名腎結石寶寶、六名嬰兒不幸中毒死亡。再次暴出醜聞後,政府承諾給予治療、為受害者討回公道。但時至今日,那些膽敢抗議的人不是被捕就是被打。其中,還包括了人權活躍分子趙連海,他因幫助受害嬰兒家長上訪而被捕。

2010年2月2日 星期二

周日話題﹕第四代學者眼中的呂大樂昔日情懷一個學術時代的終結﹕

沈旭輝

【明報專訊】呂大樂教授是我十分尊敬的長輩,也是牛津大學的師兄,無論是學術還是道德水平,都是香港學界頂尖人選,我們尊之為呂老。但呂老近一年來的文章,讓不少身邊的青年學者、學生、朋友感到鬱悶,這主要還不是立場問題,背後其實是上一代學者忽略新興社會科學方法論,只使用陳年研究框架的根本問題。

呂老發表《衝擊立法會超出和平抗爭範圍》一文後,一些學術和媒體朋友說反正我將到美國短期訪問而暫不會遇見他,要我從純方法論角度回應,因為我們有責任讓大眾明白學術新思維,以免社會繼續以被淘汰的研究框架閱讀明天。其實呂老的同輩曾不斷跟我說,他們出道時,最喜歡以更上一代的劉兆佳教授為學術稻草人,否則社會不會進步,我深信謙謙君子的他不會介懷理性討論。

作為呂老筆下的第四代,我嘗試從上文歸納五點,帶出五個其實不算新的理論,說明兩代學者做學問的分別。政府忽然關注青年議題,固然很好,但假如繼續以舊思維、舊框條、舊人物閱讀新世界,只延攬更多上一代學者當幕僚,或安排上一代思維持有者化妝易容,是不可能明白問題所在的。

1.建構主義﹕不存在「衝擊Vs被衝擊」
呂老說,「規範與秩序並不只是一方的壓迫工具,它同時也保障到另一方。它不單只會束縛我們,而是也可限制反對我們的人。全面否定規範與秩序,大家都要付出很大代價。」在八十年代,這樣說是勉強可以的,但自從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被Alexander Wendt等學者普及,學界基本上已認同了「規範建構」本身是每一刻都在改變的概念,也就是推翻了從前結構主義(structuralism)說的規範靜止不變。建構主義者認為,結構主義強調的僵硬物質結構和「工具理性」,無法解釋冷戰結束及其後一系列變化,這些變化都帶濃厚的「價值理性」成分,所以社會現實是由不同個體和群體互動中「建構」出來的,只要我們對自身和外界認知發生變化,社會現實也會隨之變化。呂老論點停留在典型的靜態結構理論,然而在近月香港社會運動中,從來沒有人要全面否定規範與秩序,只是有人要建構新規範與秩序,而每一代人都在建構自己的規範倫理,從而希望「保障到另一方」,今天呂老接受的規範,就不是呂老上代人接受的規範。「衝擊Vs被衝擊」這個二元對立,早已過時二十年。

2.民主中介論﹕不存在「議會民主Vs直接民主」
呂老說,「追求真民主的人,既以民主過程來爭取達成目標,亦接受民主程序、規範對自己的約束。」這句話在八十年代也是主流,當時既沒有什麼建構主義,也沒有發展多元的民主化理論。社會大眾不一定認同Ernesto Laclau、 Chantal Mouffe等左翼學者那些通過抗爭爭取民主的基進理論,但也應參考近二十年大行其道的「民主中介論」,對此Richard Gunther、Jos Ramn Montero和Hans-Jrgen Puhle 合編的Democracy, Intermediation and Voting on Four Continents值得一讀。

根據這理論,就是進行議會民主的國家,也已「接受一套新的民主程序、規範約束」,這套程序和規範就是「民主政治中介體」(Democratic Political Intermediation)的出現,這些中介除了大家熟悉的媒體,還有政黨、公民社會、網絡動員等「次生組織」,和以個人關係為主的「原生社交網絡」。上述研究涵蓋了主要洲份的民主經驗,驗證了當代議會民主何以必須經過中介體修正其程序和規範這定律;月前青年運動的動員模式,不過代表新興中介體之一。「議會Vs直接民主」這個二元對立,也過時二十年。

3.虛擬公共空間﹕不存在「媒體報道Vs事實真相」
呂老說,「現實世界很殘酷,只要新聞鏡頭所見的情並非虛構,社會便會以此來將整個行動定性」,而從他談及「所謂八十後或自發網民的一番熱誠與理想」的思路可見,在他眼中,「新聞鏡頭」和足以動員「自發網民」的互聯網是同級別的傳訊工具,由於他相信大眾媒體威力,自然不相信自發網民步向主流。上述理論放在八十年代又是真理,但當互聯網出現,Henry Jenkins等西方社科學者早集中研究新媒體產生的新公民身分、公共空間、新民主和新社群,但香港學者除了勸說要讓世代對話取代對抗(這裏的世代又是靜止概念),就鮮有深化討論。

究竟什麼是政治社會理論的互聯網公共空間?這裏我引一段Roundtable刊物《META》總編輯八十後李祖喬的分析﹕「互聯網不是一種科技,而是整套消費知識和建立價值的模式。互聯網幫助我們認清許多從前種下的刻板印象,而不是停留在電視畫面和報章頭條的sound-bite。我們認清許多自稱代表「中央」的人,跟我們在互聯網上認識的『中國』彷彿是兩碼子事;許多自稱代表『香港』的人,根本就只是坐在小小的辦公室,遠眺維港,卻自以為掌握小民生活。『八十後』一出生,便是在這樣的環境認識世界。」換句話說,就是「新聞鏡頭所見的情並非虛構」,互聯網影響下成長的社會並不會「以此來將整個行動定性」;恰恰相反,由於互聯網不止是傳訊工具,也是產生新規範的有機體,八十後對新聞鏡頭先天抗拒,而總有一天,他們會成為社會主流。「媒體報道Vs事實真相」這個二元對立,同樣過時二十年。

4.後現代論述分析﹕不存在「激進Vs保守」
呂老說,「我覺得發出這些廉價鼓掌聲的只是將參與者推向過激行動的邊緣,而不是真正分擔風險的同路人。」這句話在剛度過文革、Hippies時代的八十年代會有相當共鳴,當時習慣了以「激進」和「保守」相抗,但自從後現代主義衍生的「論述分析」(discourse analysis)方法論興起,一切又已改變。「論述分析」通過文本解讀分析表面文字以外的分布和含義,西方已生產出不同電腦程序予研究員使用,我常推薦Christopher Hughes研究中國民族主義的文本分析,他發現內地網民強烈愛國的背後,不少文字隱藏對政權的質疑,那也是我從前博士論文的方法論之一。

對支持反高鐵的「廉價掌聲」作文本分析,我們輕易發現嘉許其「過激行動」的極少,質疑中港融合的也不多,主要都是對可持續發展、保育等概念持肯定觀點的人。假如不作研究,單觀看新聞畫面,根據呂老的邏輯,同樣可以得出「我覺得發出這些廉價鼓掌聲的其實是在支持胡錦濤的科學發展觀和曾蔭權的進步發展觀的同路人」這樣相反的結論。以簡單形象推論「激進Vs保守」這個二元對立,亦過時二十年。

5.細胞組織理論﹕不存在「責任組織Vs不負責組織」
呂老說,「如果大會不認同那百分之二的行為,那它便要防止這類事情的發生;假如大會不阻止所謂一時衝動的爆發,也就基本上認同了這種行動。」在列寧式政黨還大行其道的八十年代,這樣說沒人多少人質疑,但在組織模式經過重重革命的全球化時代,前論彷彿古聲。筆者由於研究恐怖主義,閱讀了不少細胞組織理論,無論理論怎麼說,關鍵是今天的「大會」已被社會賦予新角色﹕哪怕那「大會」是拉登的蓋達,也只是負責建構鬆散的共同價值和身分認同,而不會、也沒有能力控制他號召出來的人;弔詭地,正因為這些成員有如此高的自主性,「大會」的行動看來才這麼成功。九一一後的蓋達十年迷思,核實了上述模型的成效,這是我設計中文大學全球政治經濟碩士課程時堅持要放進大綱的內容。

要是我們不認為這模式與香港具可比性,還可參考美國總統奧巴馬的選舉工程。Facebook創辦人之一的Chris Hughes(與上述提及的學者Christopher Hughes不是同一人)是奧巴馬好友,協助其網絡競選,策略之一是決定開放其官方網站,讓任何人都可以通過《奧巴馬網站》自行舉辦活動,這在希拉里和麥凱恩的網站上是不允許的,因為後者的競選經理都是老一代人,相信「如果大會不認同那百分之二的行為,那它便要防止這類事情的發生」一類老觀念。奧巴馬的成功,印證了「責任組織Vs不負責組織」這個二元對立,也過時二十年。

說到組織,Roundtable數字上說可以說有數千會員,但使用的也只能是上述模式而已,而事實上,呂老主持的新力量網絡雖是以十數人為班子的傳統網絡,還不是使用同一模式為其前任主席史泰祖伙拍葉劉淑儀競選,成了組織內的「百分之二」,對此呂老也是不能預防的,似乎他也沒有「基本上認同這種行動」。起碼在當時。《四代香港人》激起社會廣泛討論,這是難得香港學者發揮應有功用的契機。可惜呂老作為第二代學者,使用第二代方法論撰寫評論第四代的文章,導致結論充滿不必要的二元對立思維,才令社會引起一些誤會。

第四代可不是這樣的。不久前,Roundtable和中聯辦合作組織了一個國家行政學院的培訓課程,作為團長的我觀察所及,不少學員在課程中提問極盡尖銳,回港繼續參與社會運動,在他們的觀念,中港融合、參與社會、支持或反對政府一類問題從不是零和遊戲,沒有根本衝突,支持政改方案的不一定支持高鐵,支持五區總辭的不一定反對高鐵。當中聯辦也有這樣的胸襟,上一代學者隨手捻來的舊框架卻得出二元結論,教人感慨。我們都是《四代香港人》忠實讀者,知道呂老一度表示「作者已死」,謝絕相關論壇和公眾論述,感到十分可惜,也十分悲壯;近月喜見作者復活,名正言順以「四代香港人作者」身分評論第四代,有報道說還被特區政府中央政策組委託研究第四代,身旁那些接受新學術訓練而在當漂流講師、非高級導師、副學士老師、研究助理等恆河沙數的第四代學人,卻未免百感交集。

我們讀書時,入門課教導我們說社會科學有若干基本研究範式,例如制度、性別、個人理性、行為規範、價值規範、論述等;《四代香港人》通過制度範式解釋世代論,作者最後卻以價值範式評論下一代,這樣的轉折,作為後輩的我不願說長者屈機,只能說,感到略不自在。忽然,想起《走向共和》的李鴻章和梁啟超有這樣的對話﹕時為八國聯軍入京後,梁啟超對李鴻章說,你有上中下三策可選擇,上乃改弦易轍,中乃劃江自保,下乃奉詔救駕,其實是在試探他思維的新與舊。李鴻章睿智又無奈地說,「一輩人一輩事,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我還是得上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