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部落格100%不含三聚氰胺

2010年2月5日 星期五

令人震驚的三聚氰胺廣東“路線圖”

金羊網 新快報
2010-02-05

春節前三聚氰胺捲土重來已成為一個不折不扣的悲劇。人們不會忘記,三聚氰胺超標的奶粉當時信誓旦旦號稱已全部被銷毀。

在現有的監管漏洞下,一直“潛伏”的三聚氰胺終於使廣州地區的從化、潮汕地區的潮安在劫難逃。日前廣東省衛生廳食安辦有關負責人證實了這一點,並表示案件目前正在查處。

必須強調,除了從化、潮安,省內包括廣州市還有哪些地方仍飄蕩著三聚氰胺的陰魂,公眾恐怕暫時還不得而知,也無法僅僅根據有關部門的通報來判斷,因為他們最多只能通報“已發現的”,但有沒有發現,和事實上是否存在,並不是一回事。

三聚氰胺為什麼會出現在不屬於“市區”的從化、潮安?

從邏輯上講,三聚氰胺會以隱蔽的形式在全國向任何地方滲透和擴散,因為哪兒都是市場。然而,在打擊的高壓態勢下,這一點還是毫無疑問的:相比於城市,在農村地區或城市郊區,三聚氰胺更沒有被發現的風險。

其一就是漏洞百出的監管體系在農村地區和城市郊區更形同癱瘓,對市場上的任何有毒商品更不敏感;其二就是農村地區和城市郊區的居民,即使吃了有毒奶粉,除非有“集體中毒”這樣具有刺激性的衝擊和聚焦效應,否則難以被意識和關注到,而這樣,也就無法驅動監管部門的權力運作。

事實上,相比於城市市區,農村地區和城市效區對於含有三聚氰胺的“毒奶粉”之類的“商品”的防範體系非常脆弱。這倒並不在於農民比市民更缺乏辨別商品有無毒害的知識(大家實際上都差不多,都無法辨別),而是由於收入水準的限制,農民無法選擇在心理上對他們來說更有品質和安全保證的商品(比如進口奶粉)。農村地區和城市郊區差不多是各種假冒偽劣商品和有毒商品的傾銷地。在趨利避害的本能下,三聚氰胺更偏愛農村和城市郊區,實屬必然。

這是農村地區和城市郊區在現代化進程中的又一曲挽歌。它承擔了從城市轉移而來的“消費風險”。而對此,當地的監管部門似乎並不感到吃驚。

媒體注意到:就從化麵包坊的三聚氰胺事件,廣州市衛生局法監處一負責人表示,廣東省衛生廳已將衛生部的通報轉發給廣州市工商、市質監、市衛生局等部門。至於是哪個單位去查處,這位元負責人說他也不清楚,他分析或者是工商部門或者是質監部門。但工商部門認為,他們主要監管流通領域,不可能去工廠檢查,因為“生產領域主要由質監部門和食品安全辦”。而衛生監督所則說他們的監管範圍是廣州市的餐飲單位,麵包坊不歸他們管。

從三聚氰胺到廣東的“路線圖”看,可謂一環扣一環,緊密而悄然無聲地滲入市場。然而,與之相比,負有監管職責的政府各部門卻奉行條塊管理,相互扯皮,有利益就上,沒利益就推卸責任,實在讓人震驚。三聚氰胺都已經出現了還如此遲鈍,更別說主動去防禦和發現三聚氰胺。

這樣的監管體系與其說是在負起監管責任,不如說只是給政府各部門劃定“利益範圍”,並給“毒奶粉”等留足空間。僅僅要這些部門承擔起責任是不夠的,最重要的是對改善和重構這樣的監管體系承擔責任。

編輯:楊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